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分娩心理创伤评估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孙晓晴, 张爱霞, 朱珠, 樊雪梅, 梅士娟, 黄欣欣, 丛胜楠, 谢红燕
中华护理杂志    2024, 59 (9): 1099-1105.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24.09.011
摘要151)   HTML2)    PDF (944KB)(2)    收藏

目的 编制分娩心理创伤评估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 通过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专家会议、德尔菲专家函询及预调查形成预试量表。于2023年3月—5月,便利选取在江苏省、安徽省、浙江省、福建省、西藏自治区、上海市等15个省(区、市)共38所医院就诊的产妇进行调查。第1轮调查547名产妇,用于信效度检验;第2轮调查550名产妇,用于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 分娩心理创伤评估量表包括2个部分、6个维度,共29个条目,其中,产时感受部分包含4个维度,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3.992%,产后效应部分包含2个维度,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8.208%。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947,各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09~1.000。总量表及各维度得分与校标量表总分均呈显著负相关(r=-0.784~-0.533,P<0.001)。总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41,折半信度系数为0.883。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主要评价指标均在可接受范围。结论 分娩心理创伤评估量表信效度良好,可作为测评产妇分娩心理创伤程度的有效工具。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产妇产后抑郁非药物干预的最佳证据总结
沙利娟, 张爱霞, 樊雪梅, 丛胜楠, 王瑞, 孙晓晴, 朱珠, 周晖
中华护理杂志    2022, 57 (24): 2977-2984.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22.24.005
摘要470)   HTML2)    PDF (1062KB)(21)    收藏

目的 检索、评价、汇总国内外产妇产后抑郁非药物干预的最佳证据,为开展临床实践提供依据。 方法 按照“6S”证据模型自上而下的原则,系统检索国内外数据库、指南网站、计算机决策系统及专业学会网站中关于产妇产后抑郁非药物干预的相关证据,包括临床决策、最佳实践、指南、证据总结、系统评价和专家共识,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3月,补充检索2019年9月—2022年3月发表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者对纳入的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对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资料提取与证据汇总。 结果 共纳入15篇文献,其中临床决策1篇、指南3篇、专家共识2篇、系统评价9篇,从产妇产后抑郁的物理干预、心理干预、运动干预、其他形式干预、干预实施与监测5个方面总结28条最佳证据。 结论 产妇产后抑郁非药物干预措施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应根据实际情况和产妇自身意愿选择合适的干预方案,并做好干预过程的质量监控。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脑卒中患者延续性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赵庆, 吴茜, 孙晓, 牛淑珍, 束嘉俊, 毛雅芬, 施雁
中华护理杂志    2020, 55 (2): 171-176.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20.02.002
摘要818)   HTML2)    PDF (909KB)(19)    收藏

目的 构建脑卒中患者延续性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评价脑卒中患者延续性护理质量提供全面、系统、可量化的标准。方法 在文献研究、半结构式访谈和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拟订指标体系初稿,并编制函询问卷,采用德尔菲法对全国17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 结果 2轮专家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100.0%、94.1%,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30、0.935,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451、0.409,P<0.01。最终形成的脑卒中患者延续性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信息的延续性、管理的延续性、关系的延续性、患者的结局)、15个二级指标、56个三级指标。 结论 构建的脑卒中患者延续性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科学性与可靠性,内容全面,对规范脑卒中患者延续性护理具有指导意义。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护士主导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再通流程的优化及效果评价
张琳 朱晓萍 刘贤亮 吴茜 孙晓 曾莉 姜金霞 施雁
中华护理杂志    2017, 52 (4): 449-453.  
摘要430)      PDF (717KB)(21)    收藏
目的 通过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血管再通流程进行优化, 缩短脑卒中患者院内治疗延误时间。方法 成立多学科小组,构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血管再通流程,应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healthcare failuremode and effect,HFMEA)对流程步骤进行失效分析,制订并实施管理方案。结果 实施流程优化方案后,患者入院至溶栓用药时间(door to needle time,DNT)从88(42,140)min缩短至45(37,59)min(P<0.001);DNT≤60 min的患者比例从20.0%上升至87.7%(P<0.001);入院至动脉血管再通的时间从207(169,227)min缩短至165(155,185)min(P<0.05);脑血管再通率从7.81%提高到13.64%(P<0.05),实施前后患者症状性脑出血发生率及病死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HFMEA优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血管再通流程,可有效地减少院内治疗延误时间。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自我管理行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研究
李雪 孙晓晶
中华护理杂志    2016, 51 (5): 562-566.  
摘要371)      PDF (659KB)(36)    收藏
目的 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和自我管理行为的现状, 并探讨自我管理行为对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 方法 自 2014 年 10 月至 2015 年 5 月,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自我感受负担量表和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对锦州市、大连市各 2 所医院血液透析室的 369 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得分为( 35.26±7.43 )分,处于中度水平;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得分为( 52.48±10.23 )分,处于中低等水平;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总分与自我管理总分及各个维度呈负相关( P<0.01 );分层回归分析显示,自我管理行为中的伙伴关系、问题解决、执行自我护理、情绪处理是自我感受负担的重要影响因素( P<0.05 )。 结论 提示护理人员可通过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能力,以降低其自我感受负担,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